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这是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故地重游》中描绘的京杭大运河流经杨柳青时的景象。
天津的形成就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随着漕运的发展,天津逐渐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民间也有"天津是大运河载来的城市"的说法。大运河天津境内全长140余千米,南起静海县九宣闸,北至武清区木厂闸,流经武清、静海、西青、河北、红桥、南开和北辰7个区县。
历经千年,大运河在天津段留下27处不可移动实物遗产,包括运河河道;运河上的船闸、桥梁、堤坝等水工设施;两侧相关的地下遗存和历代沉船;沿岸的衙署官仓、会馆商铺、城镇乡村、古街古寺、古驿馆等。当然,这些遗产背后也留下了不少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九河下游,三泛既淹,有川而无泽",静海史料中的这段记载描绘了历史上这一带的水患。九宣闸水文站李副站长介绍,光绪年间建成的九宣闸为缓解这一带的水患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本市现存最早的水闸。九宣闸位于本市大运河最南端,也是大运河出津的最后一道闸口,旁边至今还立有李鸿章书写的石碑,保存完好。
位于静海独流镇兴业大街的独流木桥,是运河上唯一一座老木桥。这座桥建于民国时期,长31.8米,宽5米,桥两侧有19根护栏,材质均为黄花松。桥面铺有沥青路面,下面有5个桥墩。由于年代久远,腐蚀严重,如今老桥已经禁止车辆通行,只能看见稀疏的路人步行走过。
十四仓遗址在武清区河西务镇东西仓村南,是潞水漕渠中途最大的一处漕运遗址。元朝时这里曾是高层漕运管理机构所在地,也是元大都外围最大的仓储基地,是元代漕运历史的重要佐证。当地人介绍,河西务十四仓周围这些年发现过不少沉船遗址,其中大部分是元代船只,光是在双树村东南发现的沉船就有两艘,长度达10米。船内出土的文物包括白瓷碗和1000多枚唐宋铜钱。
古老的北运河与龙凤新河交汇处,因建有八孔截水闸而得名八孔闸,又称武清的"北戴河"。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这里是历代帝王南巡的必经之地。史料记载,清乾隆帝八次巡幸此处,其中有两次留宿八孔闸行宫。
京杭大运河北辰段流程20.5公里。由于大运河北仓段河道变窄,水面较浅,往来的大船到这里需要更换驳船,将货物分批运送,这就使更多的外地人停留定居。现在,运河两岸的人口多来自山东、安徽等地。宜兴埠的得名,就源于当时随运河而来的江苏宜兴的移民。2012年5月,这段运河考古发掘出两艘明代沉船,也为京杭大运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沿南运河而建的石家大院始于光绪初年,历经十几年才建成,共18间独具清代特色的民宅院落。大院内的砖雕、石雕以葫芦、花瓶、柿子、蝙蝠等吉祥图案居多,现在"砖雕石刻园"向游人集中展出。沿南运河由东向西,"乾隆御赐杨柳青""风筝园""年画园""精武园"等民俗景点以历史文脉为主线进行布局,将南运河沿线风土民俗的精华串联成串。
2009年,国家邮政局曾发行过一套《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在大运河沿线选择了与京杭运河有关的7个文化遗存,天津天后宫榜上有名。
漕运兴盛时期,大海风涛险恶,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船户水手早就养成了"不拜神仙不上船"的习惯,而他们普遍信仰的神仙,自然非妈祖莫属。三岔河口天后宫对漕运人员来说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西南的川陕,东南的吴楚,都有商船在运河航行。这些商船也会在三岔河口停泊,货物卸载或转船,商人们上岸都会到天后宫祈求保佑。这里也因此成为天津最早的商业中心之一。
来源:今日头条 编辑:衡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