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琰君在9月8日世界运河城市市长对话会议上与大家分享了洛阳在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经验。
王琰君说洛阳是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洛阳是隋唐运河的起点、枢纽,保存了极为珍贵的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保存着极为丰富、珍贵的大运河历史文化遗存。一是河区遗址,流经洛阳市区的大运河全长70公里;二是仓窖遗址,含嘉仓、回洛仓、子罗仓等隋唐大型粮仓遗址。目前含嘉仓保护工程已经建成对外开放;三是隋唐洛阳城的遗址,全长47.5公里,目前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天堂”、明堂已经建成对外开放。隋唐洛阳国家遗址公园天堂明堂已经初具规模,丝绸之路和隋唐运河,两种文化走廊在这里交汇,使洛阳成为最能体现大运河历史价值的城市之一。
第二,在运河的保护和利用方面,洛阳重点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调查研究,精心绘制历史运河经营图,发现码头、古代运河的沉船和遗迹,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运河在洛阳的发展史上的地位有了全新的认识。二是保护创新的模式,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展示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中国对隋唐洛阳城一批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历史记载的遗迹从地下变到了地上,从无形变成了有形,充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三是注重生态建设,凸现风光秀美与人文文化。近年来,洛阳在城区建成了纵贯30多公里,总面积1200万平方米的公园,打造了一条绿色主线,历史文化广场等人文自然景观分布在洛河的两岸。
第三,下一步运河的保护利用方面,洛阳将致力于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与全市相结合,打造凸显洛阳元素的大运河文化带。除了已经开始实施的与大运河有关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洛阳还将推动大运动文化带的建设,结合正在规划建设的隋唐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将大运河的文化带建设纳入其中,实现大运河与丝绸之路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紧密连接,打造新的文化标志性工程。
二是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与水系综合治理相结合。依托丰富的水资源,改造提升水系景观、完善基础设施,让人们更好的感受运河、体会运河。
三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文化发展相结合,提升城市的发展软实力,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谋划创意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程参与创业园,邀请国内外高端的优势文创企业联手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形成创业集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四是大运河文化建设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五是大运河的文化带建设与民生改善相结合。通过改善运河沿线的基础设施,运河的保护利用,增强大运河的居民对运河遗产的尊重和自觉保护意识。
最后,王琰君表示,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大运河沿线各城市的共同努力下,洛阳一定会积极投身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把大运河城市的这张精致名片,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让流淌千年的大运河城市再现独具一格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