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市镇:穿越千年来翻阅 运河赋予的文墨书香
发布于 2017-12-13 07:07:08

西晋永嘉二年的夏天,连续一个月的阴雨让住在“陆市”的百姓们纷纷向东迁徙,来到了一处水路环绕、舟楫通利之地。或许是被这里的灵气所吸引,他们毫不犹豫地停留了下来,在此繁衍生息。天长地久,便形成了一个新的市镇,因为是新徙于此,故取名“新市”。

  如果说,“新市”这个名字还太陌生,那么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笔下《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就能让人迅速穿越到这里的田园生活。

 

  近年来,历史悠久的新市镇围绕“运河古镇、海派水乡”定位,结合“有产业、有文化、有特色”内涵要求,打好“改、建、管”组合拳,一步一步向“三生融合、两美共享”的现代化小城市转型靠近。

  因河而赋,古镇文化在新市人的血脉里

  京杭大运河河网如织,穿镇而过,沿街的河水维系着当地人们的生活,也赋予新市亘古不变的灵动气息,小镇里的人崇尚知识,希望用知识改变命运。

  推门走进镇上的博物馆,古往今来诞生于这座小镇的名人涌现在眼前。东晋的镇国大将军朱泗,南朝的陈国皇后章耍儿、道学家陆修静,南宋的状元诗人吴潜,明代的文学家陈霆、江西布政使胡尔慥,清朝的饮誉东瀛的山水画家沈铨,近现代的神学家赵紫宸、中国纺织业先驱童润夫、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还有《中美联合公报》起草人资中筠先生……新市是名副其实的人杰地灵,文脉底蕴生生不息。

  拙墨扶桑梓,草书寄乡情。如今,在新市镇,没有人会不知道徐传忠这位老人,一幅《新市(仙潭)古迹图》是他毕生的骄傲。老人用私人积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将五百多处景观同时呈现了在一张古老的新市地图上,并自费建立“仙潭吟”展馆,陈列古镇文明,供居民参观学习。

  “新市(仙潭)古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最独特是桥梁文化和寺庙文化……”徐老先生一边指着地图,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新市镇的古迹。值得一提的是,这幅地图上的每一处景观都有出处可寻,从历史文献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描述,这花费了徐传忠多年的心血。他笑着说,自己年轻时当过炮兵,学过画地图,积攒了不少基础,“这些技能到老了反而都派上用场了,退休后,我又自学了PS做图,这样一来,地图才得以圆满完成。”

  而徐传忠不是新市的特例,热爱新市古老文化并积极传播是新市人血脉里的基因。所以在“仙潭吟”展馆,徐老有一大群志同道合的老友,他们一起风雨无阻地守在“仙潭吟”展馆,只要过往的行人驻足,就会将这一千七百多年保留和传承下来的新市文化娓娓道来。

  文墨书香,传统文明与现代教育一脉相承

  新市古镇因水而生,因水而发展。在以舟楫为重要交通工具的时代里,四乡的物资到这里集散,使得这里人丁兴旺、商贾四集,形成了繁荣的街市。川流不息的便利交通,刻苦钻研的好学之心,成就了更多新市名人。千百年来,这些名人流传下来的文明内涵点点滴滴,一脉相承,为现代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夏天,新市图书馆多了些身穿绿色马甲的“阅读天使”,他们年纪相仿,来自镇上的小学,是一群自愿帮助暑期图书馆协调工作的志愿者。“每年到了暑假,我们馆里的借还书、阅览的读者就会比往常多,通常会忙不过来。”图书馆负责人潘丹萍说,“今年是第一次尝试招募‘阅读天使’——文明劝导员,为书架寻找‘认养人’,没想到得到了家长和孩子的积极响应。孩子们一边学习图书整理,为今后能利用好图书馆丰富的资源打下了基础,一边增强了工作责任感,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除了在实践中感受书香,新市镇还从全县征集了600多篇德清家庭的家训故事,精心挑选后,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命名为《我的家训故事》。通过书本的阅读,让孩子们解读传统文化。县教育局局长姚文忠说,这本新书是献给孩子们的一份特殊的礼物,将带给他们精神的享受和道德的升华!

  在新市,随处可见的企业“文化车间”,它们是员工们工作之余的学习天地。走进华润雪花啤酒和凯尔服饰有限公司的文化长廊,你还可以感受到别样的“悦读”氛围。在阅读室,你可以拿起书本安静读书,当双眼疲劳时,或转身出门,进入品酒室品尝新鲜酿造的啤酒;或是可以欣赏公司展陈室内美丽的丝巾……

  “今天,我将从新市建镇历史、自然景观、新市名人、文化特色等方面,带领大家全面走进新市、感受新市……”台上是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诉说着新市的悠久历史,台下是师生静静聆听。从2013年开始,由本土专家牵头的“仙潭文史讲坛”已经迈入了第四个念头。这里永远不会缺热情的民间讲师,热爱家乡的新市人总是侃侃而谈,分享新市文明,分享城镇的文墨书香。

  古镇新韵,千年文化绽放全新魅力

  朗朗书声,余音绕梁。漫步在新市,你随处能见的古桥可能就源自宋代,不小心踏入的弄堂或许就是电影《林家铺子》、《蚕花姑娘》的取景地,弄内宅第优美典雅,古色古香,一派水乡的原汁风味。

  架好画架,铺开画具,面朝古运河水,背对青瓦白墙,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系的江同学开始了写生。“古镇挺安静的,古色古香,很怀旧,让我能静下心来写生。”江同学说,尽管这是他第一次来新市,但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与商业气息浓郁的西塘、乌镇不同,新市古镇更显安宁静谧,近年来,逐渐成为杭州周边小有名气的写生基地。

  2015年,浙江开明画院特聘画师谢洪开始在新市办起意韵江南写生基地,专门接待前来写生画画的人。“浙工大之江学院、中国美院进修班、杭七中、杭州求是高级中学等学生都来过。学生相挨着坐,一画就是一下午,大家很认真。”谢洪说,每年基地要接待近3000人,六成以上来自杭州。

  手抚蚕丝,品位羊肉与黄酒在舌尖共舞,一年一度的蚕花庙会和羊肉黄酒节是新市人翘首以盼的文化节日。

  新市是我国著名的蚕桑产区之一,千百年来这里的蚕农用自已辛勤汗水和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桑蚕文化。蚕花庙会轧蚕花等民俗活动,已成为桑蚕文化不可多得的一个活生生标本。

  到了秋天,新市镇街头“羊味儿”十足,古镇里也飘满了黄酒的醇香。这个季节,新市人都会去店里,就着一壶黄酒,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新市羊肉,不仅解了馋,浑身上下还都变得暖呼呼的。

 

  2014年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5年成为央视春晚序曲拍摄点,入选浙江省十佳最具吸引力小城市,2016年被评为全国旅游景观名镇,2017年1月,因地名由来和建制历史达到双千年标准,入选浙江省首批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同年10月,央视一套和四套并机直播《传奇中国节·中秋节》,让新市的传统文化魅力传遍全球……更有戏曲电影《德清嫂》十里红妆、新锐导演阿年的新作《拿磨一等》在新市镇取景拍摄。整个小镇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其文化软实力更不容小觑。

 

  如今,新市镇趁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时机,吐故纳新,着重推进中心广场改造项目,为这座古镇打造极具现代文化气息的“城市客厅”,实现“古镇有新韵,新镇有古韵”。戏台上有咿咿呀呀的曲调,“灯光秀”前充斥着居民游客拍手欢呼的掌声……届时,1300多坪的开放式场地上,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集会或休闲娱乐。目前,改造已接近尾声,过往的老百姓都会驻足看一看,大家都对“城市客厅”充满了期待,也对这座千年古镇的文明未来有了更多的期许。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林梦婕